> 文章列表 > “往往少人知落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往往少人知落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往往少人知落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往往少人知落处”出自宋代释惟一的《颂古三十六首》。

“往往少人知落处”全诗

《颂古三十六首》

宋代 释惟一

老倒赵州无本据,翻手为云覆手雨,觌面当机不覆藏,往往少人知落处。

知落处,是甚闲家具。

《颂古三十六首》释惟一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颂古三十六首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,作者是释惟一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,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境界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译文:

老倒赵州无本据,

翻手为云覆手雨,

觌面当机不覆藏,

往往少人知落处。

知落处,是甚闲家具。

诗意:

这位古老的赵州禅师,没有任何执著的根基,

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云翻转、雨倾泻。

当面对他时,机会即刻而至,无法隐藏,

然而,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归宿。

了解他的归宿,对他来说,就像是一种无关紧要的琐事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方式描绘了赵州禅师的境界。赵州禅师被描绘为一个超越了世俗执着的智者。他不受任何束缚,可以随心所欲地掌控云和雨,展现出了超凡的能力和智慧。然而,尽管他的智慧超越了常人,但他的归宿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和误解。

诗词中的“知落处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对于赵州禅师归宿的思考。这句话暗示了赵州禅师的归宿并不重要,甚至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。这种观点与常人追求名利地位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,强调了超越尘世和物质欲望的智慧境界。

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,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智慧和超越。它启示了人们超越物质欲望,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,以及超越世俗执著的境界。这首诗词以其深远的诗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,引发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禅宗智慧的探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