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

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

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

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,我国法律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原则和措施,主要遵循以下原则:

1. 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 :

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成熟,容易受到外界影响,因此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,应更加注重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,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

2. 刑事责任年龄 :

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,在某些特定犯罪(如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)中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,在某些极端犯罪情况下(如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,情节恶劣),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
3. 从轻或减轻处罚 :

对未成年人犯罪,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,以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。

4. 不适用死刑 :

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,这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特殊保护。

5. 矫治教育措施 :

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,可以采取训诫、责令赔礼道歉、赔偿损失、具结悔过等措施。

在必要的时候,可以送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或进行专门矫治教育。

6. 民事赔偿 :

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,对他人造成损害的,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

7. 治安调解 :

对于一些治安案件,公安机关可以进行治安调解,调解不成时,可以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。

8. 专门矫治教育 :

对于因年龄问题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,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强管教,或在必要时由政府收容教养。

这些原则和措施旨在通过教育和感化帮助未成年人认识到错误,促使其改过自新,同时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未成年人犯罪具体有哪些案例?

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影响家庭?

未成年人犯罪的最新法律依据是什么?

清华大学论坛